窈:俞樾《诸子平议》:“窈”读为“幽”,故与“明”相对。
无为知:据《庄子·知北游》,“无为”下有“之”字。
形之不形:《庄子·知北游》作“形形之不形”。
“天下”二句:见于《老子》二章。
“知者”二句:见于《老子》五十六章。
太清问无穷说:“你了解道吗?”无穷说:“我不了解道。”又向无为问道:“你了解道吗?”无为说:“我了解道。”“你了解的道,它有道理吗?”无为说:“我了解的道有道理。”太清说:“它的道理是怎样的呢?”无为说:“我了解的道,可以变得弱小,可以变得强大;可以变得柔软,可以变得刚强;可以成为阴,可以成为阳;可以幽暗,可以光明;可以包容整个天地,可以应对没有极限的变化。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。”
太清又向无始询问说:“从前我向无穷问道,无穷说:‘我不了解道。’又向无为询问,无为说:‘我了解道。’我说:‘你了解的道,它也有道理吗?’无为说:‘我了解的道有道理。’我问:‘它的道理是怎样的?’无为说:‘我所了解的道,它可以变得弱小,可以变得强大;可以变得柔软,可以变得刚强;可以成为阴,可以成为阳;可以变得幽暗,可以变得光明;可以包容整个天地,可以应对没有极限的变化,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。’像这样,那么无为的了解和无穷的不了解,哪个正确、哪个错误呢?”无始回答说:“说不了解它的是深刻的,而认为了解的是肤浅的;说不了解的是处于道之内,而说了解的是处于道的外部;说不了解的是掌握了道的精华,而说了解它的只是掌握了道的皮毛。”
太清仰天叹息说:“这样说不了解道的才是了解了道吗?说了解道的才是不了解道吗?谁知道自称了解道的是不了解,说不了解道的却是了解的呢?”无始回答说:“道是不能够被听到的,听到的并不是道;道是不能被见到的,见到的并不是道;道是不能够被言传的,言传的并不是道。谁知道有形的形体是从无形的形体中产生的呢?”因此《老子》中说:“天下的人都知道善是善的,那么不善就显露出来了。”所以“懂得道的人不说道,说道的人并不懂得道”。
惠子为惠王为国法,已成而示诸先生,先生皆善之。奏之惠王,惠王甚说之,以示翟煎。曰:“善!”惠王曰:“善,可行乎?”翟煎曰:“不可!”惠王曰:“善而不可行,何也?”翟煎对曰:“今夫举大木者,前呼邪许,后亦应之。此举重劝力之歌也,岂无郑、卫《激楚》之音哉?然而不用者,不若此其宜也。治国有礼,不在文辩。”故《老子》曰:“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”此之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