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之獬被孤立了,这种孤立让他愤怒愤怒之下,孙之獬向顺治皇帝上
孙之獬被孤立了,这种孤立让他愤怒。愤怒之下,孙之獬向顺治皇帝上疏。顺治皇帝当时年仅七岁,他并不知道孙之獬上疏的真正原因。但孙之獬的一句“中国从陛下也”,让这位少年天子万分感动,且热血沸腾。同时,摄政王多尔衮也认为,应该颁布“剃发令”。
“剃发令”规定:凡是清军所掌握的地区,在十日之内,尽行剃发蓄辫;凡不剃者、迟疑者、上表章请求保存者,一律杀无赦。
此令一出,天下哗然,满汉民族矛盾激化。
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可毁伤,孝之始也”,因此,反抗清朝统治者“剃发令”的大有人在,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得不剃发蓄辫,以求保命。用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“怕死者涕泣而剃,不怕死者宁死不剃”。
当时,“剃发令”下达到各地官府后,官府的官员们便命令“剃匠”,担着剃头挑子,游行于街市之中,强行剃发。
所谓“剃匠”,都是头戴红缨帽的八旗兵,一组三人至四人。一个手拿剃头刀,其余两三个人,抱着鬼头刀。接受剃发者,用剃头刀剃发,并享受热水、手巾的待遇;抗拒剃发者,则享受砍头的待遇,被鬼头刀砍下的头颅,被“剃匠”挂在十字架形状的竖杆上。
一个王朝初建,首要的问题,是稳定人心,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。而清朝初期“剃发令”的实施,带来的却是动乱。在顺治皇帝颁布“剃发令”之前,反抗清军的主要是明朝的残余部队;当“剃发令”颁布之后,很多老百姓也站在了清政府的对立面。
剃发与留发的对抗,实质上是两种文化传统的对抗。在这场对抗中,最惨烈的一幕,发生在江阴县(今江苏省南部)。
顺治二年(1645),“剃发令”下达到江阴。江阴的众多老百姓与乡绅,向知县方享请愿,跪请留发。方享不但不接受,反将请愿者骂走。第二天,一个叫许用的秀才聚集了一批人,在江阴的孔庙立誓:头可断,发决不可剃!
当日下午,一队乡兵手持武器冲进县衙,把知县方享抓进了监狱。然后推举典史(县衙管缉捕和监狱的官员)阎应元和陈明遇为首领,共同商议抗清守城大事。
清廷方面,获悉江阴造反,火速派大兵前往镇压。江阴百姓与官兵坚守城池81天,杀死清兵75000余。最后,终因兵力悬殊,城破。清军攻进江阴,下令“满城杀尽,然后封刀”。于是,在接下来的十天里,清军对江阴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疯狂杀戮,城中百姓遇难人数多达17万余人。江阴城几乎变为了一座“鬼城”。
有一首悼念江阴死难者的诗词,这样写道:“八十日戴发效忠,表太祖十七朝人物。六万人同心死义,存大明三百里江山。”
这一段剃发与留发的对抗,在历史上被称为“江阴十日”。接下来,又发生了“嘉定三屠”。
嘉定在江阴的东南面,也展开了反剃发斗争。
顺治二年七月初一,清廷派明朝降将李成栋率兵前去镇压。嘉定百姓推举当地士绅黄涥耀和侯曾峒主持城防,在城墙悬起“嘉定恢剿义师”的大旗,城中的男女老幼,都被组织起来抵抗清军。
清军围城猛攻,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,嘉定军民坚守了十余天。后因连日大雨,将土城墙冲破,清军趁势用大炮猛烈轰击,终于攻入城内。李成栋下令屠城,嘉定城内“浮尸满河,舟行无下篙处”,被屠杀者约3万余人。
- 购物中心保洁经理岗位职责[图]
- PMP证书适用于什么行业?含金量如何?[图]
- 面试的四大“送命题”,你会答吗?[图]
- 离职时,你会和领导说什么?[图]
- 金像奖里暗藏了哪些职场玄机![图]
- 冷作工是做什么的[图]
- 杭州组HR联盟,打工人瑟瑟发抖[图]
- 面试送命题:你为什么来我们公司面试?[图]
- 乌梅的功效和作用乌梅的药用价值(一)[图]
- 一起看白僵蚕的服用注意事项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