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周旨”句出自清代词论家刘熙载《艺概》卷四《词曲概》“周
] “周旨”句:出自清代词论家刘熙载《艺概》卷四《词曲概》:“周美成律最精审,史邦卿句最警炼,然未得为君子之词者,周旨荡而史意贪也。”
周济说:“梅溪词中喜用‘偷’字,足以定出其品格。”刘熙载说:“周旨荡而史意贪。”这两段评论读来很得我心。
【评析】
此则在手稿中原居第七十四则,文字悉同,大意仍是补充关于“胸襟”的话题。
以引代论是王国维撰述词话的又一种方式,而所引录文字多出自中国古代诗论词论,则这种方式适可见出其立论的中国古典文论之渊源。只是有时王国维引而不论,有的则在引录之后稍加辩证,有的则略缀数字以表认同。本则属于后者。
周济和刘熙载是泽被王国维词论最多的两位词学家,王国维明引、暗用其词论处甚多。此则分引周济和刘熙载之论,涉及周邦彦和史达祖两位词人,但重心落在史达祖一人身上,周邦彦不过是因为引用成句而无法舍弃罢了。“周旨荡”之意,此前王国维在分析欧阳修、秦观与周邦彦“艳语”的不同时,已经斥其无品格,并拟之如倡伎。而对史达祖则多为涉猎而及而已。
周济从史达祖词中频繁使用“偷”字来形容其品格如“偷”,也属别有会心者。史达祖用“偷”字之例如“千里催偷春暮”、“浑欲便偷去”、“篱落翠深偷见”、“春翠偷聚”、“犹将泪点偷藏”、“偷黏草甲”、“偷理绡裙”,等等。不仅数量多,而且用法各有不同,以描写动作为主,如“偷去”、“偷见”、“偷聚”、“偷藏”、“偷黏”、“偷理”等。这种以“偷”的心理来描写动作,其实是表达了史达祖在宋末艰难时世的一种特殊心理,故其动作有这样的谨慎和胆怯特征。据实说,这些“偷”字的使用是不乏其精妙之处的。但周济认为这个“偷”字可以定其品格,并非对其“偷”字使用的非议,而是因为史达祖的词意往往暗袭他人,故姑且用史达祖好用的这个“偷”字来形容这种创意的匮乏。因为匮乏,所以“偷”意现象便不一而见了。所以史达祖与周济两人是在不同的概念上使用这个“偷”字的。但周济的这一说法毕竟比较模糊了,所以刘熙载以“史意贪”来点化周济使用的这个“偷”字,就更准确更鲜明了。而王国维的“解颐”,则表明了他对周济、刘熙载二人之说的认同。
四九
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,如“水光云影,摇荡绿波,抚玩无极,追寻已远”]。余览《梦窗甲乙丙丁稿》],中实无足当此者。有之,其“隔江人在雨声中,晚风菰叶生秋怨”二语乎]?
] “水光”四句:出自清代词论家周济《介存斋论词杂著》:“梦窗非无生涩处,总胜空滑。况其佳者,天光云影,摇荡绿波,抚玩无极,追寻已远。”王国维将“天光”误作“水光”。
] 《梦窗甲乙丙丁稿》:即吴文英词集《梦窗词稿》,因其以甲乙丙丁厘目,故有此称。
] “隔江”二句:出自南宋词人吴文英《踏莎行》:“润玉笼绡,檀樱倚扇。绣圈犹带脂香浅。榴心空垒舞裙红,艾枝应压愁鬟乱。 午梦千山,窗阴一箭。香瘢新褪红丝腕。隔江人在雨声中,晚风菰叶生秋怨。”
周济说吴文英词中优秀的作品,如“水光云影,摇荡绿波,抚玩无极,追寻已远”。我通读了《梦窗甲乙丙丁稿》,认为其中并没有当得起这一评价的词。如果勉强说有的话,也许“隔江人在雨声中,晚风菰叶生秋怨”二句可以算吧。
【评析】
- 购物中心保洁经理岗位职责[图]
- PMP证书适用于什么行业?含金量如何?[图]
- 面试的四大“送命题”,你会答吗?[图]
- 离职时,你会和领导说什么?[图]
- 金像奖里暗藏了哪些职场玄机![图]
- 冷作工是做什么的[图]
- 杭州组HR联盟,打工人瑟瑟发抖[图]
- 面试送命题:你为什么来我们公司面试?[图]
- 乌梅的功效和作用乌梅的药用价值(一)[图]
- 一起看白僵蚕的服用注意事项[图]